戏曲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专业名称:戏曲表演
2、专业代码:650204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
所属专业类 (代码) |
对应 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文化艺术大类(65) |
表演艺术类(6502) |
艺术 |
音乐指挥与演员 |
专业艺术团体、基层文化馆(站)、社会文化培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等,从事戏曲表演(演奏)、戏曲教学、文化创意与策划、演出经纪、社会培训等岗位。 |
教团队格证、普通话证、演员证、演奏员证等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戏曲表演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及艺术审美能力,能在戏曲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基层文化馆(站)、社会文化培训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相关部门,从事戏曲表演(演奏)、戏曲教学、文化创意与策划、演出经纪、文化艺术管理、社会培训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遵守、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等;具有从事相关职业应具备的其他职业素养要求。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到达《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2.知识
(1)具有人文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和较好的文字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艺术学和美学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美鉴赏力。
(3)掌握英语和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与职业位相适应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5)具有文化创意与策划、演出经纪、文化艺术管理、社会培训岗位相关能力。
3.能力
(1)综合运用“四功五法”表现环境、渲染气氛、塑造人物形象的能力。
(2)较好的相关艺术门类的表演能力。
(3)较好的戏曲编导能力。
(4)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创造能力,动手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设置
主要包括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
(一)职业基本素质课程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提高员工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
普通话 |
通过普通话、方言、语音性质、音节、音素、声母、韵母、声调、轻声、变调、儿化、朗读等的学习,掌握普通话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提高普通话口语水平的基本技 |
体育 |
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 |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
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
毛概 |
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员工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
形势与政策 |
介绍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基础上,阐明了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 |
军训和军事教育 |
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使老员工掌握基本军事理论知识,达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员工综合素质提高 |
大学英语 |
培养员工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
心理健康教育 |
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培养员工的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员工心理整体素养,为员工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基础。 |
大学语文 |
传授文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员工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员工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赏析、培养员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
劳动教育 |
通过勤工俭学、社会劳动等,强化员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
老员工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
通过激发老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老员工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
(二)职业能力课程
包括职业能力基础课程、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并涵盖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
1. 职业能力基础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乐理与视唱 |
教授关于基本乐理知识和识谱读谱能力的课程。 |
2 |
基、武、功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戏曲专业员工能够具备基本的功基础,如脚、手、腰、胯、肩、头等身体各个部位的专业能力。 |
3 |
中国戏曲简史 |
本课程教授员工有关中国传统戏曲的历史。 |
4 |
戏曲欣赏 |
本课程通过传统戏曲的鉴赏,提高员工戏曲审美能力。 |
2.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身段 |
本课程通过戏曲手眼身法步的训练及各类形体表演练习,使员工掌握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序及表现手法,为塑造舞台任务形象打好基础。 |
2 |
教唱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掌握不同的戏曲唱腔,达到字正腔圆,优美动听。 |
3 |
把子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充分掌握舞台刀马旦表演能力。 |
4 |
念白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吐字清晰,具备各种舞台人物所需说白需要。 |
5 |
调弦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能紧密结合音乐、舞台动作,熟练进行戏曲伴奏。 |
6 |
化妆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充分掌握戏曲人物脸谱,掌握各类化妆技巧。 |
7 |
器乐伴奏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熟练掌握各种器乐演奏技能。 |
8 |
戏曲编排技法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充分了解戏曲编排所需理论知识,能具备初步的戏曲编排能力。 |
9 |
剧目排练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能掌握剧目排练理论知识,刻画各种舞台任务形象。 |
10 |
声 乐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充分掌握戏曲声腔发声技巧,具备科学规范发声方法,能熟练演唱戏曲唱段。 |
11 |
舞 蹈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了解舞蹈基本知识,具备较好的身段形体和舞蹈表演能力。 |
12 |
导演知识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全面了解戏曲舞蹈表演的各个环节,具备初步的戏曲舞台导演能力。 |
13 |
戏曲表演理论 |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员工牢固掌握戏曲表演理论知识,为舞台表演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
3. 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 |
1 |
艺术概论 |
本课程系统讲述了关于艺术分类、流派、审美等基础知识,能帮助员工拓展艺术视野、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
2 |
职业教育心理学 |
本课程讲授了职业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能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
3 |
现代教育技术 |
本课程能帮助员工更好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使用能力。 |
4 |
中国近代史 |
本课程系统讲述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能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
5 |
心理咨询基本技能训练 |
本课程基础性地讲授了心理咨询基本能力,能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他人,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见附录-1)
八、实施保障
(一)团队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9名,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有2人,占专任教师的2%;具有中级讲师的教师有7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有8人,占专任教师的90%。团队队伍保障机制健全,教学管理队伍齐全,管理人员素质较高,能够适应教学管理和员工管理工作的需要,员工管理工作较规范、严明、有序。
(二)教学设施
1、教室配置
教室配置固定桌椅60人/间,智能黑板,风扇等。
2、校内实训室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实训功能 |
适用课程 |
设备 |
工位数量 |
场地面积 (㎡) |
1 |
舞蹈教室 |
通过舞蹈等课程的综合实习,使员工能熟练掌握舞蹈表演的方法。 |
基功、武功、身段、把子、唱念、舞蹈、形体、舞蹈排练 |
音响和音像资料 |
148 |
320 |
2 |
排练厅 |
通过本专业的综合实习使员工更好地掌握舞台表扬技巧和增长舞台表演经验 |
排练、声乐、器乐、舞蹈 |
钢琴、灯光音响 |
54 |
320 |
3 |
琴房 |
通过器乐练习使员工更好地掌握各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
司鼓、二胡、琵琶、古筝等 |
|
14乘以10 |
|
3、校外实训基地
集团与河南省豫剧院、河南省越调剧团、周口市豫剧研究院等戏曲表演团体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基地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员工的实习、实践机会,锻炼员工的舞台实践能力。
(三)教学资源
1.教学文件与教学资料保障
教学文件、教学资料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主要教学文件与教学资料如下:
(1)教学执行计划、实习(训)计划、授课计划。
(2)任课教师个人教学资料,由系(部)、教研室保存。
(3)学期任课教师授课安排、课程表、教师教学进度表,由教务处、系部、教研室保存。
(4)学院教学工作规划、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系部工作计划和总结、教研室活动计划和总结,由教务处、系部保存。
(5)各种教学检查、评估记录,由教务处保存。
(6)教学工作统计表,由教务处管理保存。
(7)考试试题(试卷)、标准答案、试卷分析及成绩分析等,由教务处保存,其他试卷由课程所在系部保存。
(8)教学工作会议纪要、教学工作通报,由教务处保存。
(9)学院、教务处下发的有关教学教研活动、任务安排、检查等方面通知。
(10)教材选用记录,由教务处保存。
2.信息服务与网络资源保障
良好的信息服务与强大的网络资源保障了员工查资料与拓宽视野的需要,主要资源如下:
职教领域:国内外的高职教育相关网站、专业网站、研究机构/中心、协会/学会、文献信息机构、省内外高职院校等。
领导决策:可通过搜集、组织、整理、分析等环节提取信息,形成系统的书面报告,定期或随时向学院提供具有前沿性、竞争性的网络信息。
行业动态:重点行业专业信息及时更新。
在线咨询:在线字典、词典、百科全书、文献索引、统计资料等。
课题服务:课题申报和课题查新、相关专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论文收录及引用检索等。
教学资源: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料和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包括多媒体资源、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信息、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专业大全、国家级高职高专精品课程、高等职业教育院名录大全、高职高专教材等。
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择业提供各种人才市场和就业信息。
3、专家资源保障
建立由行业专家和来自知名剧团专家组成外聘专家资源库,成立“戏曲表演专业建设委员会”,其主要职责包括专业规划、专业建设指导、课程开发、团队培养、专题讲座开设和顶岗实习指导等工作,全程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四)教学方法
戏曲专业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专业。在教学方法上,除采用现代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用现代“师徒制”教学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测试评价
2、过程评价
3、实践评价
4、第三方评价
(六)质量管理
1、制度保障
(1)学院制定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包括:《熊猫体育官网教师综合考评细则》、《熊猫体育官网关于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意见》等共36项。
(2)顶岗实习制度
(3)员工实训制度
2、校企(团体)合作机制
校企(团体)合作共同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的教学管理、实训基地管理、员工顶岗实习管理及辅导教师管理制度在内的管理系统;制订表演性实训、技能鉴定、职业培训配套的教学文件(包括指导书、音像资料、考核方法、成绩评定等);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鉴定制度;完善员工顶岗实习教师辅导和考核制度。
提升校企(团体)合作机制,以合作办学、就业和发展为目标,以各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开放共同促进,形成校企(团体)共合体,一直以来都是我系发展建设的主导方针。学院借助企业资源平台,把教育延伸到企业,为专业对接企业、教学进团体打下了坚实基础。企业紧紧依托学院科技资源,减轻科研压力,促进科研优化升级。双方迈向了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新时代。另外,企业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不仅为员工提供了更为广泛的专业技能训练、职业资格培训和鉴定、技术服务等,也为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提高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创造了条件。
九、毕业要求
员工通过规定年限的学习,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
附录-1: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学时数 |
学分 |
考核方式 |
按学年、学期教学进程安排 (周学时、教学周数) |
备注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1 |
2 |
3 |
4 |
5 |
6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18周 |
职业基本素质课 |
必修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54 |
44 |
10 |
3 |
1 |
3 |
|
|
|
|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72 |
56 |
16 |
4 |
1 |
|
4 |
|
|
|
|
|
形势与政策 |
32 |
32 |
|
1 |
2 |
▲ |
▲ |
▲ |
▲ |
|
|
每学期8学时 |
军事理论 |
36 |
36 |
|
2 |
2 |
▲ |
|
|
|
|
|
必修通识课 |
军事技能(军训) |
112 |
|
112 |
2 |
2 |
▲ |
|
|
|
|
|
|
劳动教育Ⅰ |
18 |
6 |
12 |
1 |
2 |
|
|
|
|
|
|
每周1学时 |
劳动教育Ⅱ |
18 |
6 |
12 |
1 |
2 |
|
|
|
|
|
|
每周1学时 |
劳动教育Ⅲ |
18 |
6 |
12 |
1 |
2 |
|
|
|
|
|
|
每周1学时 |
劳动教育Ⅳ |
18 |
6 |
12 |
1 |
2 |
|
|
|
|
|
|
每周1学时 |
大学英语(戏曲)Ⅰ |
36 |
36 |
|
2 |
2 |
2 |
|
|
|
|
|
|
大学英语(戏曲)Ⅱ |
72 |
36 |
|
2 |
2 |
|
2 |
|
|
|
|
|
语文 |
36 |
|
|
2 |
2 |
2 |
|
|
|
|
|
|
选修 |
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0 |
|
|
1 |
|
▲ |
|
|
|
|
|
限定通识课 |
小计 |
|
532 |
|
|
|
|
|
|
|
|
|
|
|
占比 |
|
15.72% |
|
|
|
|
|
|
|
|
|
|
|
职业能力基础课 |
必修 |
乐理与视唱1 |
36 |
72 |
72 |
2 |
1 |
2 |
|
|
|
|
|
|
乐理与视唱2 |
36 |
|
|
2 |
1 |
|
2 |
|
|
|
|
|
乐理与视唱3 |
36 |
|
|
2 |
1 |
|
|
2 |
|
|
|
|
乐理与视唱4 |
36 |
|
|
2 |
1 |
|
|
|
2 |
|
|
|
基武功1 |
72 |
6 |
282 |
4 |
1 |
4 |
|
|
|
|
|
|
基武功2 |
72 |
|
|
4 |
1 |
|
4 |
|
|
|
|
|
基武功3 |
72 |
|
|
4 |
1 |
|
|
4 |
|
|
|
|
基武功4 |
72 |
|
|
4 |
1 |
|
|
|
4 |
|
|
|
中国戏曲简史1 |
36 |
72 |
0 |
2 |
2 |
|
|
2 |
|
|
|
|
中国戏曲简史2 |
36 |
|
|
2 |
2 |
|
|
|
2 |
|
|
|
戏曲欣赏1 |
36 |
36 |
36 |
2 |
2 |
|
|
2 |
|
|
|
|
戏曲欣赏2 |
36 |
|
|
2 |
2 |
|
|
|
2 |
|
|
|
小计 |
|
576 |
|
|
|
|
|
|
|
|
|
|
|
占比 |
|
17.02% |
|
|
|
|
|
|
|
|
|
|
|
职业能力核心课 |
必修 |
身段1 |
36 |
24 |
120 |
2 |
1 |
2 |
|
|
|
|
|
|
身段2 |
36 |
|
|
2 |
1 |
|
2 |
|
|
|
|
|
身段3 |
36 |
|
|
2 |
1 |
|
|
2 |
|
|
|
|
身段4 |
36 |
|
|
2 |
1 |
|
|
|
2 |
|
|
|
教唱1 |
36 |
24 |
120 |
2 |
1 |
2 |
|
|
|
|
|
|
教唱2 |
36 |
|
|
2 |
1 |
|
2 |
|
|
|
|
|
教唱3 |
36 |
|
|
2 |
1 |
|
|
2 |
|
|
|
|
教唱4 |
36 |
|
|
2 |
1 |
|
|
|
2 |
|
|
|
把子1 |
36 |
24 |
120 |
2 |
1 |
2 |
|
|
|
|
|
|
把子2 |
36 |
|
|
2 |
1 |
|
2 |
|
|
|
|
|
把子3 |
36 |
|
|
2 |
1 |
|
|
2 |
|
|
|
|
把子4 |
36 |
|
|
2 |
1 |
|
|
|
2 |
|
|
|
念白1 |
36 |
24 |
120 |
2 |
1 |
2 |
|
|
|
|
|
|
念白2 |
36 |
|
|
2 |
1 |
|
2 |
|
|
|
|
|
念白3 |
36 |
|
|
2 |
1 |
|
|
2 |
|
|
|
|
念白4 |
36 |
|
|
2 |
1 |
|
|
|
2 |
|
|
|
调弦1 |
36 |
24 |
120 |
2 |
1 |
2 |
|
|
|
|
|
|
调弦2 |
36 |
|
|
2 |
1 |
|
2 |
|
|
|
|
|
调弦3 |
36 |
|
|
2 |
1 |
|
|
2 |
|
|
|
|
调弦4 |
36 |
|
|
2 |
1 |
|
|
|
2 |
|
|
|
化妆 |
36 |
20 |
16 |
2 |
1 |
|
|
|
2 |
|
|
|
器乐伴奏1 |
36 |
24 |
120 |
2 |
1 |
2 |
|
|
|
|
|
|
器乐伴奏2 |
36 |
|
|
2 |
1 |
|
2 |
|
|
|
|
|
器乐伴奏3 |
36 |
|
|
2 |
1 |
|
|
2 |
|
|
|
|
器乐伴奏4 |
36 |
|
|
2 |
1 |
|
|
|
2 |
|
|
|
戏曲编排技法 |
36 |
18 |
18 |
2 |
1 |
|
|
|
2 |
|
|
|
剧目排练 |
36 |
18 |
18 |
2 |
1 |
|
|
|
2 |
|
|
|
声乐1 |
36 |
36 |
108 |
2 |
1 |
2 |
|
|
|
|
|
|
声乐2 |
36 |
|
|
2 |
1 |
|
2 |
|
|
|
|
|
声乐3 |
36 |
|
|
2 |
1 |
|
|
2 |
|
|
|
|
声乐4 |
36 |
|
|
2 |
1 |
|
|
|
2 |
|
|
|
舞蹈(戏曲) |
36 |
20 |
88 |
2 |
1 |
|
2 |
|
|
|
|
|
舞蹈(戏曲) |
36 |
|
|
2 |
1 |
|
|
2 |
|
|
|
|
舞蹈(戏曲) |
36 |
|
|
2 |
1 |
|
|
|
2 |
|
|
|
小计 |
|
1224 |
|
|
|
|
|
|
|
|
|
|
|
占比 |
|
36.16% |
|
|
|
|
|
|
|
|
|
|
|
职业能力拓展课 |
选修 |
大学计算机基础 |
17 |
|
|
1 |
|
|
▲ |
|
|
|
|
公共限定选修 |
大学美育 |
13 |
|
|
1 |
|
|
|
▲ |
|
|
|
公共限定选修 |
老员工健康教育 |
25 |
|
|
2 |
|
|
|
|
▲ |
|
|
公共限定选修 |
中国戏曲·昆曲 |
20 |
|
|
1 |
|
|
▲ |
|
|
|
|
专业限定选修 |
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 |
14 |
|
|
1 |
|
|
|
▲ |
|
|
|
专业限定选修 |
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 |
35 |
|
|
3 |
|
|
|
|
▲ |
|
|
专业限定选修 |
创新创业实战 |
16 |
|
|
1 |
|
|
|
|
|
▲ |
|
公共选修 |
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读 |
18 |
|
|
1 |
|
|
|
|
|
▲ |
|
公共选修 |
戏剧鉴赏 |
29 |
|
|
2 |
|
|
|
|
|
▲ |
|
公共选修 |
微表情识别·读脸读心 |
27 |
|
|
2 |
|
|
|
|
|
▲ |
|
公共选修 |
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 |
34 |
|
|
3 |
|
|
|
|
|
|
▲ |
公共选修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 |
22 |
|
|
2 |
|
|
|
|
|
|
▲ |
公共选修 |
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
21 |
|
|
2 |
|
|
|
|
|
|
▲ |
公共选修 |
文艺美学 |
12 |
|
|
1 |
|
|
|
|
|
|
▲ |
公共选修 |
小计 |
|
303 |
|
|
|
|
|
|
|
|
|
|
|
占比 |
|
8.95% |
|
|
|
|
|
|
|
|
|
|
|
毕业实习 |
必修 |
顶岗实习Ⅰ |
360 |
|
|
20 |
|
|
|
|
|
▲ |
|
|
顶岗实习Ⅱ |
360 |
|
|
20 |
|
|
|
|
|
|
▲ |
|
毕业设计(论文) |
30 |
|
|
2 |
|
|
|
|
|
|
▲ |
|
小计 |
|
750 |
|
|
|
|
|
|
|
|
|
|
|
占比 |
|
22.16% |
|
|
|
|
|
|
|
|
|
|
|
总计 |
|
3385 |
|
|
188 |
|
58 |
54 |
56 |
56 |
0 |
0 |
|
附录-2
课程类别 |
学时分配 |
学时比例 |
总学时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100% |
职业基本 素质课程 |
必修课 |
810 |
360 |
450 |
22.8% |
选修课 |
180 |
180 |
|
5% |
职业能力 课程 |
职业能力基础课程 |
576 |
186 |
390 |
16.2% |
职业能力核心课程 |
1224 |
256 |
968 |
34.4% |
职业能力拓展课程 |
180 |
180 |
|
5% |
顶岗实习 |
580 |
60 |
520 |
16.6% |
(必修+实习学时)合计 |
3550 |
1222 |
2328 |
|
比例分配 |
34.4% |
65.6% |
|